在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化与地缘政治变动的背景下,建筑装饰行业迎来结构性机遇。一方面,中美经贸摩擦加剧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战略价值提升;另一方面,乌克兰战后重建需求释放,为中国基建及工程企业打开新的业务增长空间。
中美贸易摩擦倒逼市场多元化。2025年2月,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%关税,进一步收紧对华贸易限制。依赖美国市场的中国外贸企业面临不确定性,加速拓展“一带一路”市场。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.3%,成为外贸增长的核心支撑。
第四届高峰论坛或催化新一轮合作。自2017年以来,中国已举办三届“一带一路”高峰论坛,2023年恢复召开第三届后,2025年或迎来第四届论坛。政策支持预期升温,合作协议签署与重大项目落地有望提振市场信心。基建及工程企业将受益于交通、能源等领域的国际项目扩容,特别是在东南亚、中东欧等新兴市场。
技术优势与成本竞争力成关键。中国企业凭借成熟技术、规模化供应能力及成本控制优势,在海外基建市场占据重要地位。例如,中国电建、中国中铁等企业在电力、交通领域的EPC(设计-采购-施工)模式已开云网页版 开云kaiyun在多个国家形成示范效应,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。
战后重建投资规模超预期。联合国与世界银行联合报告显示,乌克兰未来十年重建资金需求达4860亿美元,其中住房与基础设施占比近50%。随着美俄谈判推进,停战预期增强,重建工作或于2025年下半年逐步启动。这将显著拉动建筑、建材、工程设备等领域需求。
中国企业在乌布局基础深厚。截至2019年底,中国在乌克兰直接投资存量近1.5亿美元,2021年前11个月新签工程合同额达66.4亿美元,居欧亚地区首位。中国交建、中工国际等企业在交通、能源领域已积累本地化经验。例如,中国交建战前曾参与乌克兰大城市基建项目,其子公司保留常设机构,为后续合作提供便利。
产业链协同效应显现。建材企业如濮耐股份、北京利尔在乌克兰市场长期深耕,前者通过塞尔维亚工厂间接受益于周边国家钢铁需求增长,后者计划在确保安全后恢复业务。耐材、设备供应及运维等细分环节有望成为增量重点,带动全产业链出海。
Copyright © 2024 开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吉ICP备2023003517号